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创作园地
三国人物点评两篇 杨阳
发布日期:2015-07-20         浏览数:

赴台湾《大三国特展》学术讲座讲演稿(部分)

 杨阳    2010年6月

    关羽 — 关圣大帝

    关羽(?-公元219年),字云长。东汉末著名将领。据《三国志》记载,他是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解虞县)。早年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参加兼并战争,为别部司马。刘、关、张三人情同手足,恩若兄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为曹操所破,关羽战败被俘,极受丞相曹操优待,拜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交兵,袁绍大将颜良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关羽策马于万军之中刺斩颜良,解白马之围,作为对曹操的报答,然后奔归刘备。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备撤离樊城,并令关羽带领水军乘船经汉水到江陵会合,后共至夏口,与孙吴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后,关羽拜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西取益州,又以关羽督荆州事,镇江陵。关羽勇冠三军而好学,读《春秋· 左传》“略皆上口”。建安十四年升前将军,率部围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今湖北襄樊),适值汉水暴涨,水淹曹操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中原。曹操一度计议将都城由许徙于他处,以避其锋芒。曹操采纳谋士司马懿、蒋济建议,利用孙权、刘备矛盾,以割让江南地为条件,劝孙权派吕蒙趁关羽在襄樊作战之机,袭击荆州。关羽后方空虚,平日待部下又骄矜少恩,江陵守将不战而降,家属均为吴军所得。关羽闻讯从襄阳赶回,将士皆无斗志,不得已“败走麦城”。十二月,至章乡(今湖北当阳东北),与子关平俱为吴将擒斩。

    从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和《三国演义》中,关羽成为中国古代神武无敌的忠义英雄。他年轻时行侠仗义,因杀了仗势欺人的豪绅,流落江湖。“桃园三结义”后,他对刘备忠贞不渝,在三国争霸的战争中,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刮骨疗毒,华容道放曹等等,都被后世传为佳话。他被曹操围困,张辽去劝降,他和张辽在“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曹操对他虽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官封汉寿亭侯,但他一心想着刘备,终于“挂印封金”,过关斩将,千里单骑护嫂而去。他兵败被俘后,对孙权说:“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英勇不屈,慷慨就义。他的刚强勇猛、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宝贵品质和忠君爱国、义字当先的高尚情操,受到宋以后历代帝王和人民的推崇。成为朝野公认的“古今第一将”。正如湖北当阳关陵的一幅对联所云:汉朝忠义无双士;千古英雄第一人。

    自北宋以降,关羽的社会地位日益显赫,关公庙也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宋哲宗封其为“显烈王”,宋徽宗封其为“义勇武安王”。元代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顺治皇帝更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不但成为中国民间供奉的神明,成为国家祭祀的主要神祗,还成为皇家的保护神。

    佛教天台宗隋朝智顗大师在当阳玉泉山建立精舍,传说关羽请求受戒,寺建成后关羽成为该寺伽蓝(护法神)。这种说法宋代开始流行,以后各寺院争将关羽列为本寺护法神。如著名的杭州灵隐寺十八伽蓝神之旁,就加了关羽神像。山西交城万卦山著名的天宁寺中,在大雄宝殿旁就建有关帝庙,另一侧为观音殿。意味着关帝与观音菩萨可平起平坐。北京最著名的喇嘛庙—雍和宫的西跨院中,也有座宏伟的关帝庙,殿内正中即供奉着一尊精美的关羽铜铸坐像。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更将关羽奉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

    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由于关帝还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全能法力,所以民间各行各业,妇孺老幼,对“万能之神”关帝的顶礼膜拜,是远远超过孔子的。再者,关羽是一位义气千秋、忠贞不二、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旧时江湖义气的楷模,人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从历代统治者安邦治国的角度出发,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还可来教化亿万臣民。

    于是,关公成了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神明偶像。不但在中国内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甚至在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关公崇拜。明清两代乃至民国,全中国的关帝庙多如牛毛,关老爷的香火之盛蔚为大观。仅北京城内专祀关帝和以祀关帝为中心的庙宇加起来,竟达116座。明王朝甚至在宫中的宝善门、思善门、乾清门、仁德门、平台之西及皇城各门,皆供关圣之像。京城九门的月城内,亦皆有关帝庙.清王朝在“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也要建造几座关帝庙。推而广之,关帝庙在全国城乡的数量之大,很可能成为中国“寺观之最”。

    在清代的戏剧舞台上,关羽的剧目多达数十种,成为独特的“关公戏”。关公戏作为一种专门行当,有自己独特的唱腔和服装道具。据说戏班子在宫里给皇上和西太后慈禧演关公戏时,只要关羽一上场,皇上和西太后全都得离座,佯装散步,以示尊重,然后再坐下看戏。《走麦城》是绝对不许演的。扮演关公的演员,演戏前一周需要净身,不准有房事,在后台要供关公神位,焚香礼拜,这些规矩是其他戏剧剧目中所没有的。

 

    曹操是枭雄还是英雄?

 

    曹操是枭雄还是英雄?在中国,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历史难题。

在宋代以前,对曹操的非议并不多。如唐太宗还作文祭他。唐玄宗自称阿瞒(曹操的小名)。杜甫的诗中有:“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之句。可见当时对曹操也并无微辞。到了宋元以后,中国专制君主政体逐步加强,科举制盛行,正统思想更加深入“士子”之心。而曹操正是弑后盗国,要想夺位做皇帝的野心家,自然成为被贬损的对象。宋、辽、金、元之间战争不休,正朔观念中又包含了“严夷夏之防”的意义。陆游诗:“人心终思汉,天意大讨曹”。讨曹已作为讨伐金人的代言,赋予新的内涵了。到了《三国演义》流行以后,这一看法更为普遍,社会上对曹操的评价更加歪曲,不但在舞台上演出时,把他描绘成一个大白脸,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曹操也成为集阴险奸诈之大成的一代枭雄,完全成了一个反面人物。

    那么,作为当代的中国人,又当如何正确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国最权威的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分卷》“魏武帝曹操”条目中是怎样写的:“东汉末权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自来是毁誉掺半。……有人认为,曹操的形象受到后代学者的歪曲,而其历史功绩远远超过过失,应为其翻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史学界倾向于认为曹操是一个在历史上做出过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人物”。笔者认为,对曹操的上述评价是公正客观的。

    汉献帝建安25年(公元220年)春正月,魏王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66岁。曹操在临终前不久,向他的臣僚们公开宣布:“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是他对自己一生事业做的一个总结。不言而喻,曹操毕生为之奋斗的统一事业没有最终完成,他只取得了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业绩,所以他也就只好以周文王而自诩了。

    中国现代有两位杰出人物曾经正面评价过曹操。一代伟人毛泽东1954年夏在北戴河海滨,望着洪波涌起、白浪滔天的沧海,不禁从心头升起悲壮的豪情,回忆起魏武帝曹操那纵横驰骋的雄姿和横槊赋诗的气概,挥笔写下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名句。毛泽东对曹操的诗文甚为偏爱,曾多次书写,终身研究。文学巨匠鲁迅在1927年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曹操是成功的政治家。他机智过人,长于谋略。古人称其为“治世能臣”,说他“其才绝世”。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操纵作为国家象征的汉天子以取得正统地位来进行兼并统一战争。在这一点上,曹操可算是慧眼独具,捷足先登。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论曹操的实力时,对此作了充分的估价,他指出曹操当时“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的客观优势,并以此为战略出发点来为刘备作另一番安排。后世论三国三分天下之争,称曹操“占天时”,正是从这一点来说的。这样的大政治家,难道不能算作英雄?!

    曹操是非凡的军事家。他“博览群书,特好兵法”。采用战争手段取得统治地位的曹操,深知研究军事的重要。他精通《孙子兵法》,是今存为此书作注的第一人。并著有兵书十万余言。善于运用古代军事学说和战略战术,提出“诡诈为首”的主张。如官渡之战,曹操以2万兵力抗击袁绍10万之众。他连用三计:先声东击西,解白马之围;又南撤诱敌,伏击文丑;再用诡诈之计夜袭乌巢,断敌粮道,大败袁绍,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长于选将料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他坚持“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的原则,制订了一系列军事法规。这是他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削平群雄,统一北部大半个中国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大军事家,难道不能算作英雄?!

    曹操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家说他“外定武功,内修文学”。“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他提拔的人才,首先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其次就是文学之士。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对当时知名文士竭力收揽,文学人才大量集中,形成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出现了著名的建安文学,造成“彬彬之盛”的局面。曹操诗歌造诣极高,所作《薤露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等,皆悲凉雄浑,气势磅礴。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绝唱,至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曹操以他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新风。这样的大文学家,难道不能算作英雄?!

    如果把曹操与三国时代另一位公认的英雄人物-诸葛亮相比较,笔者甚至认为,前者在文治武功上是胜过后者的。

    当然,曹操一生中也有其枭雄的一面。比如,曹操曾经杀荀 ,杀崔琰,罢毛玠,诛娄子伯,杀名医华佗。无处不表现他“宁我负人”,唯我是用的处世哲学。在三国群雄争霸的历史舞台上,曹操不失为一个一流的权谋家。在他身上体现着那个时代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特点。他为了保全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必要时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有功之臣也在所不惜。谁要是引起他的疑忌之心,早晚要被他除掉。从这一点看来,戏剧脸谱中把曹操装扮成大白脸也不为过。

    但是,毕竟瑕不掩瑜。一言以蔽之,曹操功大于过,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英雄。借用《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是恰如其分的。操约:“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