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但见奔星劲有声——《呐喊》出版百年纪念展”暨“鲁迅文学与汉语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办
发布日期:2023-10-24         浏览数:

10月20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澳门大学主办,澳门大学图书馆、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南国人文研究中心承办的“但见奔星劲有声——《呐喊》出版百年纪念展”暨“鲁迅文学与汉语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顺利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黄智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姜异新、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寿桐出席展览开幕式并致辞。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及人文学院师生40余人参加开幕式及学术研讨会。
        黄智虎在致辞中指出,澳门中西文化荟萃、思想包容多元,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做出过独特的贡献。在国家的支持下,澳门正在加快“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此次在澳门大学举办“《呐喊》出版百年纪念展”,使澳门的观众可以目睹鲁迅先生的珍贵手迹,近距离感受“民族魂”的家国情怀和文学创造力,这对于澳门的人文建设、学术研究、思想交流等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姜异新在致辞中表示,《呐喊》诞生于百年前中国新旧思潮激烈交战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对于时代与历史,对于国民性与人性,鲁迅均以拷问灵魂的深度,给出了独特的文学思考,达到了世界的高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活动能够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带澳门举办,别具意义。相信我们会以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为己任、以弘扬鲁迅立人精神为担当,以文献展览、学术交流为契机,为推动澳门与内地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贡献力量。
朱寿桐在致辞中强调,《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开启了真正的白话书面语写作,鲁迅对于塑造中国人的灵魂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呐喊》诞生全过程的集中文献展示及深入的学术研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鲁迅现代汉语写作之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开幕式后,我馆研究馆员秦素银为与会嘉宾及观众做了详细的讲解。研讨会上,我馆研究馆员姜异新、刘静分别发表了题为《从“呐喊”到〈呐喊〉:论“破恶声”之鲁迅文学的发生》《〈呐喊•自序〉中的“金心异”》的主旨演讲,参会学者还分别就鲁迅谐厉的美学风格、文本中的“疾病意象”、鲁迅在澳门的传播等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朱寿桐教授在总结中指出,鲁迅研究既是“显学”,也是“险学”,澳门大学的青年学子要苦练内功,勇涉“险”滩,在问学之路上像鲁迅先生那样攀登不止。
        为纪念《呐喊》出版一百周年,我馆精心策划了此次原创展。在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的首展中,实地展出图片116张,实物10件,包括《呐喊》新潮社初版本、钱玄同钤印的《新青年》四卷五号、鲁迅与《新青年》编辑往来书信等,视频滚动播出全部图片300余张。展期将持续至2023年12月20日。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