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创作园地
绍兴三叹 姜异新
发布日期:2015-07-20         浏览数:

                                                                                                                                  姜异新

        第一次去绍兴,脑子里先有个“人杰地灵”的印象。陆游、王羲之、蔡元培、周氏兄弟……出过那么多文化名人的古城,一定有种无法普通的风采吧。

        没想到首先吸引我的并不是特有的越文化氛围,而是这里的人间风情。当华灯初上,像是刚刚从水墨画里荡出来的乌蓬船,那么慵懒地停靠在挂满灯笼的亭子旁,用细竹竿弯成拱形的船篷裸露着美好的曲线,不远处静默着的石桥充满柔情地呼应着她,而水中灯影颤颤悠悠,正如碎金子般闪烁着……即便是秦淮河与周庄也没有给我留下如此美妙的印象,更何况,岸上的草丛中,传来了油蛉的低唱,清脆中带着颤音,一种很独特的咏叹调。成阵的蟋蟀集体弹琴,它们的叫声堪称灵动,我忽然觉得北方昆虫的叫声很傻,呆呆的,只是在聒噪而已,没有一点韵味儿。难怪鲁迅要在散文中捡拾百草园泥墙根儿一带的小夜曲,确实动人呢。

        绍兴的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很适度,带着闲散的心情漫步其中,思绪可以安放在任何一个地方。石板小街上时而踱着疏疏朗朗的行人,有时更会空无一人,但在随处可见的亭子间、桥头或城墙下,绍兴市民会聚在一起性情地唱越剧,无论男女老幼,都是那么投入。我不会欣赏越剧,但他们那份执着的表情,很让我感动。比较起北方一些市镇,踩高跷、扭秧歌所发出的凌乱震耳的锣声鼓声,绍兴市民以越剧来休闲,可谓风雅。我发现,他们很有秩序,而且很早就散场,热闹得刚刚好,不会和“扰民”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

        奇怪,鲁迅笔下那些麻木呆滞的“国民性”表情,我好像只在北方农村看到了,在真正的鲁迅故乡人的脸上,我看到的怎么都是闲适和自在呢?那分明是鲁迅所不屑的林语堂所欣赏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忽然想到,鲁迅的一生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中,总是以一种紧张斗争的面目出现,绍兴人骨子里那份享受生命的雅趣,很难寻得到。不过,在他的弟弟周作人那里,我确是十足地领会到了。

         在绍兴呆了三天,对那里的雨印象深刻。谈不上缠绵,只能说是调皮。一点、两点、三点地下起来了,你觉得很爽,不用撑伞,潇洒地走出门去,但又淅淅沥沥起来,让你后悔没有带伞,不过,也只是刚刚打湿衣服,紧走几步,雨又变成了一点、两点、三点。是一种蛮有味道的风趣。漫步在小巷风趣的雨中,看着颇有古意的市街与房屋,琢磨着那些过往的人物声色,记忆会像周围的空气一样变得湿漉漉的。

         这时坐上人力车穿梭在大街上,或是走在小巷中寻觅故人遗迹,很容易产生时空错乱感。在一个叫做笔飞弄的巷子里,我造访了蔡元培故居,和其它故居不同,这是个很有亲和力的地方。这位北大校长的家居陈列,是开放式的,你甚至可以触摸他曾经触摸过的书桌和书柜。

        我一直觉得,没有蔡元培就没有鲁迅,说是蔡元培塑造了后来的鲁迅,自然是有些夸张,但在鲁迅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上,都是蔡元培的出现,才使他的处境发生了转机。没有蔡元培,鲁迅不会到北京做教育部职员,不会到北京大学兼课,也就没有北京时期的鲁迅;没有蔡元培聘任鲁迅做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初到上海的他,经济无有力的保障,很难确保余裕的写作时间,因此也就不会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上海时期的鲁迅。但相比鲁迅故居的热闹,这里显得冷清寂寥,就不在这里面寻找什么历史的暗示了吧。

         在感叹了绍兴的风情、风雅和风趣之后,我还没有进入绍兴的主题,那就是鲁迅。其实这里有关鲁迅的一切,得花上几天的时间来细细品味。譬如故里、鲁镇、外婆家的安桥头等等。本来打定主意通通网罗,但没想到呆在绍兴三天,我竟去了三次鲁迅故里。

        第一次,是晚上。在小城就是这样,慢慢散步,一不小心就会走出很远,白天好象必须坐车才能到的故里,傍晚散步时,竟然一会儿就到了。踏上鲁迅故里的那条街,心境确实不同,这可是先生童年和少年成长的地方。我侧耳静静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黑色的宅门,淹没在黑黢黢的夜色中,孔乙己以及鲁迅私塾老师和童年玩伴的雕像,也像夜色一样黑,这不由地让我悚然联想到封建大家庭的压抑,但也只是思维惯性所造成的一闪念,仔细端详那浙东特有的竹门、木门,其实蛮艺术的。门里的一切是个什么样子,我的想象因没有外人的打扰,而显出神秘。我甚至不急着要进去,因了担心文学作品与现实之间的错觉差异,以及历史老人爱开玩笑的脾性,我宁肯站在门外,傻傻地保持着周氏兄弟所带给我的美妙的审美期待。

         没想到第二天,因为一项公务安排,我再次来到了故里。夜晚那自做多情的朦胧印象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的直观感觉是,鲁迅的童年太幸福了!虽然平时看得最多的是“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但作为少爷的鲁迅毕竟不会经受闰土那样的风霜,更何况还有充满无限乐趣的百草园。那高大的皂荚树,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工作人员说有一次真的挖出一个人形的何首乌!流连在诺大的园子里,想起周作人感叹的“跑出去玩固然好,就是坐在门槛上望着那一片绿的草木叶,黄白的菜花,也比在房间或明堂里有趣得多。”况且那里永远是活动的所在,一面顾自玩耍着,一面看着庆叔得心应手地做着竹作……尽管一切已不复是旧物再现,但却实实在在让我感受到,儿时的鲁迅曾有着多么珍贵诗意的成长环境,百草园给予了他多么天性率真的童年经验。

         传说绍兴是东方的威尼斯,水路四通八达,桥也是最多的地方。在充满趣味的百草园的后面,有一个水中亭榭,站在那里环顾四周,你会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夸张。但我感兴趣的还不是这个,越过水道向东北角望去,斜对面白色的粉墙上有一个大大的“當”字,据说这就是鲁迅当年“在侮蔑里接了钱”的那家当铺,有了这个,我感到与鲁迅的心一下子贴近了,但一般的游人好象并不会深入到这个角落。

         呆在绍兴的最后一天,会议安排的又是游鲁迅故里,随着代表团第三次来鲁迅家,竟然还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这比前两次都要热闹多了,我也忽然看清了周家一条街上的铺子,什么孔乙己土特产之类。鲁迅那时大概没有想到,自己身上酝酿着多么巨大的商机吧,再挖掘出土谷祠旅店、祥林嫂家政公司恐怕也火得很。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禁在想,吸引人们来看的兴趣点到底是什么。第三次踏进周家大门,官宦人家的感觉尤其突出,当导游津津乐道于鲁迅的祖父是个京官儿,大堂的地面铺的是京石的时候,我仿佛在听别一个人的故事,尽管鲁迅也确实出身于此,但他“家道中落”的经历,是其走上文学之路的心理基础,这里却很难看出周作人所说的“败落大人家的相片”,不时逼人眼的倒是周围那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鲁迅产业”。

        不消说,充满诗情画意的绍兴,养育了很多名士佳人,但我更愿意知道他们在成为历史典故、文化标签乃至城市名片之前,在和那些油蛉、蟋蟀们一样本真的时候,是一种怎样原生态的生存。这当然是个妄想。正像所谓的还原历史和回到历史现场只是一种理想的学术冲动一样。但这并不妨碍我把绍兴带给我的美好再带回北京。

        虽然只看到了绍兴的一角,但她的风致让我久久回味。走在北京美丽秋日的公园内,看着树上那色彩鲜明的黄色、红色和绿色的叶子在争相媲美,市民愉快地在蓝天下玩着空竹健身,新人们摆出最幸福的姿势拍摄婚纱照,游人的神情和步伐都很悠然,我却忽然感到少了点儿什么,又感到多了些什么,是了,那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秩序感,这暗暗透着皇家秩序内的悠闲,毫无性情的散漫,会不会是和绍兴不同的地方呢?又是不是民国时期北上做京官儿的鲁迅不知不觉间所失去的呢?




2006年10月作于鲁迅逝世70周年之际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