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月台遗址遐思  戴晓云
发布日期:2013-11-11         浏览数:


  岁月长河中一个最普通的日子。秋日的阳光把中原大地涂抹成梦幻般的金黄,李湾水库库区带着有山有水有树林的温柔形象,把月台附近打扮成江南水乡。我们一行来到河南新密牛店镇月台村,和一片再平常不过的麦田结下了千古奇缘,这里是河南省新密文物普查队新近发现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址——瓷器窑址。
  这个平和宁静的早晨,甚或能看见晨曦在枝头荡漾。阳光在广袤的原野铺天盖地,同样广袤的时空里,我看见前贤们行色匆匆步伐。
  一位头戴高冠,腰佩宝剑的千年词人吟唱: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爱喝菊花酒的陶潜在南山前无奈地抒发农家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又有一位起宋代词人在《扬州慢》中向我抒发的黍离之悲: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发配途中的屈原、辞官不做的渊明、南宋战乱时代的姜夔看见黍苗与太平盛世的我看到的麦苗心境多么的不同。相同的是,我和古人同样站在历史地长河,清醒地观看人类自己的表演,记住时空及时空中的人和事如何匆匆从眼前走过。
  动荡的年代,人们有心或无意破坏人类创造的一切;太平盛世,人们想到保护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堆积和遗存的文化遗产。
  这片豆苗青青的麦地,曾经生活着战乱频仍的五代人,这个年代有贵为天子的柴荣,也有贫贱的窑工。连年的战乱让辉煌的文明和物质销声匿迹,而我,幸运地生在和平富庶的年代,我们的任务是让曾经的文明复原,至少是找到当年的文化遗址并力图保存,让历史不能忘怀。我打量这片麦苗,文化厚重感和沧桑感如惊涛骇浪般朝我汹涌而来。
  据说这里是后周世宗柴荣御用官窑____柴窑所在地。如今被河南省文物局暂时称为月台瓷窑遗址。
  月台瓷窑遗址中部被月台河分割,河两岸分布着阶梯状台地和沟壑,遗址就分布在月台河两岸及与月台河相连的沟壑两侧。
  《河南省密县地名志》载:“月台:月台村委会驻地。在牛店乡人民政府驻地南6.9公里,与登封县交界处。相传,北宋皇帝赵匡胤前往中岳庙进香时,曾在此夜宿,到村西土岗台地上赏月,因名月台。”
  明代洪武时曹昭所著《格古要论•古窑器论》记载:“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色青,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
  《陶雅》说:“柴窑出河南郑州。”《陶雅》亦称:“后周都汴,唐属河南道……柴窑,当即在其都内。”
  柴窑是五代名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前,为诸窑之冠 。柴窑具有的五个特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令本来就十分稀少的柴瓷价值连城,素来有“片柴值千金”的说法。如此名贵的窑址又怎么成为历史的废墟了呢?
有一种说法或可称为一种诠释:“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连年的战争导致社会贫困,影响政权稳定,他批评魏国长公主棉袄上装饰翡翠珠宝;打碎后蜀孟昶装饰七宝的小便器并喃喃自语:你小便器上装饰七宝,那你吃饭的容器上该用什么装饰?如此娇奢淫欲,不灭亡才怪呢!为了最大可能恢复农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让疲惫不堪的百姓休养生息,下令关闭了这座盛极一时的御用官窑。从此柴窑销声匿迹 ,甚至具体窑址都无法准确辨认。
  当年金戈铁马、戎马生涯、文功武治、政绩不菲的柴世宗哪里又会想到,柴窑消失在自己义弟一声令下。人声鼎沸、炉火通明换得如今西风残照,风光不再。
  我找到几片瓷器碎片,仔细打量,发现样品无论是白瓷还是青瓷,均质地轻薄,器表十分光滑,有些有开片,倒是符合传说中的柴窑的五大特征。
  站到麦地高处,四周安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时光依旧按照自己的步伐 从容走自己的路,却把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抛弃在自己的后面,任凭如何追赶也是徒劳。
  有风从亘古吹来,似乎听到古代窑工的歌声以及劳作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我知道,这不是幻觉,而是历史的回响:远古的岁月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后来者叙述自己的故事。
  假如岁月真的复活,我会执著的反复询问:这片沉睡的庄稼地真的是曾经的柴窑吗?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