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魯迅與20 世紀 70 ——90 年代的中國社會  葛涛
发布日期:2011-11-07         浏览数:

                           葛濤
            
論文重點與摘要

一,論文摘要:
  本文主要從歷史的角度研究魯迅對20 世紀 70 ——90 年代的中國政治和文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並對此進行反思。
  在“文革”之初,中共中央為了反擊蘇聯政府在紀念魯迅逝世30周年時發表的一些攻擊中國“文化大革命”的言論而舉行了有70000多人參加的紀念魯迅逝世30周年的大會,把魯迅塑造成毛澤東的忠實的一個小兵和紅衛兵造反的榜樣,號召廣大人民特別是紅衛兵學習魯迅的造反精神,堅定不移地進行“文化大革命”。在這次大會之前,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為紀念魯迅逝世30周年而在1966年10月19日發表了題為《學習魯迅的革命硬骨頭精神》的社論;在“文革”中期,《人民日報》為紀念魯迅誕辰90周年而在1971年9月25日發表了題為《學習魯迅批判孔家店的徹底革命精神》一文,利用魯迅來批判孔子;在“文革”後期,毛澤東在1975年底發出了“讀點魯迅”的號召,掀起了全民學習魯迅的熱潮。《人民日報》為紀念魯迅逝世40周年而在1976年10月19日發表了題為《學習魯迅永遠進擊》的社論。“文革”時期,在官方大力發動的學習魯迅運動的影響下,魯迅被官方政治利用,塑造成紅衛兵造反和批判孔子、批判法家的榜樣,但是在民間,也有許多知識青年經歷過“文革”的衝擊開始在精神上接近真實的魯迅,趙延年、裘沙等畫家,張抗抗、張揚等作家,錢理群、王富仁等學者正是在“文革”時期受到魯迅精神的深遠影響,成為“文革”後中國著名的畫家、作家和人文學者,使得五四新文學的傳統在“文革”之後得以傳承。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王富仁指出魯迅第二次拯救了中國文化。
  在“文革”之後,為了扭轉“文革”的不良影響,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清除意識形態領域中出現的種種不良傾向,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共中央在1981年9月25日舉行了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的紀念大會和學術研討會,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大會上作了講話。胡耀邦在講話中以魯迅為旗幟號召國內的知識份子特別是文藝工作者要像魯迅那樣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改革開放的政策,同時,胡耀邦還闡述了中共中央對於當時文藝領域出現的不良思想傾向的處理意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按照中央的部署舉行了紀念魯迅的活動,中國各駐外使領館也在各國舉行了紀念魯迅的活動。《人民日報》也在9月25日發表了《魯迅精神永在》的社論,指出“在當前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時期,我們應該更深入的學習和發揚魯迅精神”。在官方的大力推動下,魯迅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又成為官方在意識形態領域撥亂反正的工具。在80年代中期,在弘揚魯迅精神的背景下,魯迅研究成為當時中國整個人文社科領域的顯學,不僅帶動了整個人文社科領域的撥亂反正工作,研究有力的推動了人文社科研究的進展。魯迅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魯迅研究等領域,而且體現在文學創作、影視創作、美術創作等領域。但是,1989年爆發的“六四事件”不僅使魯迅研究,而且也使整個被魯迅研究帶動起來的人文研究陷入了低谷。
  1989年的“六四事件”之後,文化領域乃至整個意識形態領域都籠罩在政治高壓之下。文化部在1991年9月24日至28日舉行了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化部代部長賀敬之等人在講話中批判八十年代魯迅研究領域中出現的一些資產階級自由化現象,重新確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魯迅研究領域的指導地位。10月18日,中共中央為了扭轉意識形態領域渙散的狀況,進一步清理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消除“六四事件”在國內和國外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而舉行了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發表了《進一步學習和發揚魯迅精神》的講話,號召全國人民學習魯迅的愛國主義精神,韌的戰鬥精神,博採眾長、勇於創新的精神。江澤民在這個紀念魯迅的講話中向全國也向全世界傳達了中共中央在“六四事件”之後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方針政策,明確表明要以魯迅為榜樣大力扭轉八十年代意識形態領域的政策方向。這兩次紀念魯迅的會議正式宣告了中共中央在“六四事件”之後在意識形態領域所執行的政策的方向。在官方的政治利用魯迅之外,民間也開始反思八十年代、反思魯迅,以汪暉為代表的“新左派”和錢理群、王曉明、林賢治等魯迅研究界的學者受到魯迅晚年思想的影響,開始轉變自己的學術方向,關注民生疾苦、知識份子與社會的關係,反省中國的革命、中國的改革,思考中國的現代性等問題,像魯迅那樣成為一個關注現實社會問題的“有機知識份子”。張承志、張煒、李銳、劉恒、 余華、莫言、陳村、摩羅、余傑等作家也在創作中傳承魯迅精神。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魯迅不僅在政治層面和思想層面極大地影響到20世紀70——90年代的中國社會的轉型,而且也在文化層面深遠地影響了20世紀70——90年代的中國文學創作和藝術創作。檢點魯迅在20世紀70——90年代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可以看出官方一直在政治層面利用魯迅來達到整頓意識形態領域的政治目的,同時,一些熱愛魯迅的知識份子在經歷過各種磨難之後從精神上接近真實的魯迅、傳承真正的魯迅精神。官方塑造的魯迅形象和民間構建的魯迅形象又一起構成了魯迅在20世紀70——90年代的複雜形象,官方層面的魯迅和民間層面的魯迅不僅存在一定的衝突,而且也存在一定的互補關係,因此,既要關注兩者之間的張力,也要關注兩者之間的引力。如果沒有官方的大力提倡和政治利用,沒有經歷過生活磨難的知識份子也不太容易接觸到真正的魯迅,從而魯迅精神也不太容易在民間承傳。

二,論文大綱
一, 魯迅與“文革”時期的中國社會(1966——1976)
1, 魯迅與“文革”時期的中國政治:中蘇論戰——姚文元、郭沫若、許廣平在魯迅逝世3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在1966年和1976年發表的紀念魯迅的社論。
2, 魯迅與“文革”時期的中國文化:魯迅與紅衛兵運動、批孔運動、批法運動;毛澤東發出的“讀點魯迅”號召與全民學習魯迅的熱潮。
3, 魯迅對文學和藝術創作的影響:魯迅對知識青年的影響;魯迅對美術創作的術影響。

二,魯迅與新時期的中國社會(1978——1989)
1,魯迅與新時期的中國政治:胡耀邦總書記在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魯迅與新時期的中國文化: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魯迅對八十年代啟蒙運動和思想文化界的影響,王富仁、錢理群、汪暉、林賢治等魯迅研究專家的學術研究。
3,魯迅對文學和藝術創作的影響:張抗抗、張揚等作家對魯迅精神的傳承。魯迅作品的藝術改編與中國藝術在新時期的復興。

三,魯迅與九十年代的中國社會(1990——1999)
1,  魯迅與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政治:江澤民總書記在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2, 魯迅與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文化: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魯迅對思想文化界的影響,錢理群、王曉明、汪暉等魯迅研究專家和一些知識份子的思想轉變和學術轉向。
3, 魯迅對文學和藝術創作的影響:張承志、張煒、莫言、李銳、陳村等作家對魯迅精神的傳承。余華、摩羅、余傑等青年作家對魯迅精神的傳承。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