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沿着鲁迅的版画传统——莫测版画研讨会纪要
发布日期:2010-11-09         浏览数:

  2010年9月21日,著名版画家、中国水利美术协会名誉会长莫测版画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展出了莫测捐赠给鲁迅博物馆的一百多幅版画作品,涵盖了莫测艺术生涯中大部分代表作。开幕式后举办了莫测版画研讨会。鲁迅研究专家李允经主持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朱晨光,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王世家、张杰、周楠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树声、美术家裘沙、王炜、元国梁、美术评论家李松、杨悦浦,人民日报社美术编辑邵建武等20多人。会议持续一个半小时,参会人员积极发表见解,对莫测的作品及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树声:
  我和莫测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我参加编辑过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莫测的作品那时候已经入选到中国版画选集里,当时能入选的作者还不是太多,可见莫测在早期就已经很有成就。
  莫测在水利电力部工作,因此有条件接近大自然,有机会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他很早就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并在报纸上发表,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拿鱼》,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之作。从这之后他一直坚持创作版画,他的作品生活化、丰富多样、饱含着对水利深厚的情感。他的每一副作品都是抒情的,表面看是内容和水有关系,而实际是借水抒情,抒发人和自然的关系,可谓新的山水画。他的作品不但内容好,而且形式也不断的变化,追求创新。版画和水墨画不同,版画形式感很强,有人说老的版画不重视形式,这种说法,在莫测版画中并不成立,他很追求形式和内容,并尽量画的完美,这一点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追求。
  即便是这样,莫测依然是说自己是个业余版画家。有一次我陪着巴黎第八大学的老师访问版画家的时候,巴黎第八大学的教授莫法西哀和莫测讲:“你的条件是不错的,在法国还没有你这样好的条件作画,在整个巴黎只有五个人是靠卖画为生的,其他人全都要靠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从事艺术。”莫法西哀对中国画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生活出发,创造出了如此精美的作品,很受感动,他感慨地说“莫测这个业余画家早已是非常专业了。”
前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王得后:
  我对木刻是外行,虽然不是美术界的人,但是研究鲁迅多年,因为鲁迅倡导新兴木刻,所以对木刻界、木刻作品也都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现在看看木刻家创作的作品,再想想鲁迅五十多岁时为青年开办木刻培训班,帮助他们出版画册,自己搜集输入国外版画,自己出钱,自己举办展览,他为中国新兴木刻写过六七篇序言和后记,在书信中写过400多次关于木刻。
  莫测先生自学成才,而且八十多岁,刀耕不辍,坚持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版画创作一直坚持到现在。他的木刻作品确实像艾青说的:“水的歌手”,他还是“永不疲倦的歌手”,几十年在用木刻不但歌颂水的建设,还涉及国家60年生活方方面面,渔村、农村、工地。
  看了几次木刻展览,有一点不是特别满足的地方,鲁迅主张改良人生的艺术,他写小说目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他特别关注人生的疾苦,包括中国人的生活、性格等等,而王得后看到的几次展览都是生平组合展,他认为,祖国这61年,客观地说前分为三十年后三十年。前三十年,资深教授、专家,都不断地参加政治运动,不断地挨斗挨批,中国的工人、农民在前三十年也吃了不少苦,大跃进、自然灾荒等等。艾青说莫测是水的歌手,很准确。他在专著中还提到:水有两面性,看水也要辩证。包括水利建设,我们大家在后三十年的建设也都逐步有所反省。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先生,前几年发表了不少对于他主持中国水利建设的反省。所以我就觉得,前三十年的歌颂,大家都能够理解。后三十年,特别是1979年以后,思想上确实得到了一些解放,允许想,允许说,允许你发表,但是确实是有新的认识。这些新的认识在木刻当中还缺乏表现。莫测的一副关于三门峡水库入口的作品很吸引人。由这张作品想到,三门峡水库移民问题,是后三十年非常注重的问题,这方面问题如果能够进入木刻家的视野,在木刻作品中有所反应,是木刻新的提高,更全面地贴近鲁迅。莫测虽然高龄,但是他仍然有精力创作,对我们是非常大的鼓舞,希望莫测先生的创作能够把歌颂的刀和笔进一步深入到底层,从而在今后有一个新的表现。
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朱晨光:
  31年前在广西大学任教,现在是广西艺术学院终身客座教授,在广西大学待了20年,又到工艺美术研究所,之后移民到美国纽约,在《美洲华侨日报》担任美术总编,后来专门从事版画、中国画创作,最近20多年在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从事中美文化交流。
  莫测比我年长7岁,第一次看到他的版画是在上海美术馆看到的《拿鱼》这幅作品,这是第一次知道莫测。莫测是中国版画界的权威之一,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给他颁发了版画艺术“杰出成就奖”。
  我一直很喜欢莫测先生的版画,在1986年《美洲华侨日报》发表了他一整版的版画,报纸发行了30多个国家,发表以后产生强烈反响,很多人打电话、写信来,对莫测先生版画表示赞扬,可见他的版画在早期就和读者产生了共鸣。画家,最基础的功力在素描,黑白版画见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以刀代笔,用刀刻出冷、暖、灰调效果。莫测的版画以黑白版画为主,由此可见莫测的画功深厚。莫测的作品:第一,他的作品黑白对比,恬静、和谐、恰到好处。莫测先生耕耘了半个过世纪,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走出的道路。第二,他的技法非常严谨,一丝不苟,创作认真,追求完美。第三,作品以水为主题,诗趣盎然,原本枯燥的黑与白在他的手中充满了诗意。莫测的很多作品有音乐感、装饰性强、画面活跃、富有诗意和韵味。莫测自己也说:“我的作品要像一首抒情诗一样”。他的版画是水的颂歌、赏心悦目、富有美感,非常佩服莫测今天的成就。
版画家廖开明:
  我和莫测认识很多年了,六十年代,莫测在水电部工作,水利电力的刊物经常发表他的作品。莫测的作品给我的印象很深的是,他的作品非常讲究形式。1955年创作的《拿鱼》是对劳动的歌颂,对水乡的钟情。后来60年代创作的《江畔》刚展出的时候,给大家印象也非常深刻,当时政治宣传很多,在这种背景下,在艺术形式上打动人的不太多,莫测的作品一出现,就给版画爱好者以震动,他的作品很打动人,不只是版画的形式,还包括作品的内容。现在看这些作品仍然没有过时,欣赏价值和思想意义都没有过时。改革开放以后,外来的文化很多。我认为现在版画大致分为两种,一个是以形式表现力,另一种是专门注重形式和技术,从情感上不能打动人,只能欣赏技巧,如何印与刻,这是很多年轻人比较欣赏的。我认为莫测是属于前者,以情感与形式结合非常好来打动人,他的作品情感交融,生命力会很强,不仅在中国还是国际上都一样。看了莫测作品,唤起很多美好的回忆,虽然80多了,创作的精力依然充足,他在艺术上还会有更大进展。
版画家郑占鼎:
  我和莫测老师在60年代认识,莫测是我的版画启蒙老师,作为他的学生,对他的艺术感触很深。莫老师的艺术始终坚持几个方面:第一,他始终坚持在描绘水。第二,他始终在坚持创作美,在中国政治大潮的时期,他也始终在坚持自己美的创作,这一点是很可贵的。很多艺术家在政治大潮中跟风,但莫老师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和创作的道路。50年代60年代时,他的作品就显示出了他自己的特色,在美的方面,在形式的探索上独树一帜。
似乎莫测的作品只是在描绘水、描绘自然、探索形式,不是很出众,但实际上他始终在歌颂美、歌颂自然。他的艺术作品最大特点,在于他的生命力,越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越是人民思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越能认识到莫测作品的珍贵性。尤其是现在,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提倡保护环境的时候,回过头看莫测的作品,会感受到更深一层的意义。
版画家元国梁:
  从50年代到现在,莫测大量的作品在媒体上发表。关于他的作品、艺术风格,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他在艺术上非常勤奋,在工作上非常敬业,他到现在一直不断在刻、在印。莫测是我的老师,又是同事、朋友。在此次研讨会上,我重点介绍了莫测的为人。莫测先生人品和画品是统一的,对他十分敬重。
  莫测在水电系统,是水电体统艺术方面的领导,在版画上大家的老师。他的大部分作品,从初稿、刻到印刷,我都看到了。他在艺术上非常敬业,并且狠下功夫。他的为人,用人际关系最好的言辞来形容都都不过分。他对人非常亲切,他是个非常厚道的人,在无私培养青年人,为水电部、版画界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画版画非常辛苦,初稿、设计、画稿、刻字、印刷。跟随莫测学习的这些过程中,后辈的收获非常大。机关工作,有很多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宣传工作,不能把时间都用在艺术创作上。莫测非常敬业,他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假期、晚上熬夜进行艺术创作。在莫测的影响下,很多人都是这样艰苦地坚持下来,并且大家都没有怨言。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在社会上起到一些作用,大家都非常高兴。莫测08年奥运会之前还被邀请参加奥运展览,80高龄,还创作很大幅作品,非常不容易。很多人取得的成绩都是因为有莫测老师的培养和影响,因此对他非常敬仰和感谢。他今年82岁,身体非常好,预祝他身体永远健康,在艺术上再做出更大贡献。
画家裘沙:
  我50年代初期和莫测认识,那时我在《中国青年报》工作,莫测在水利电力报社,那时候就有联系了。在鲁迅所带起的版画家里,莫测自己走了自己的路,他很难得地找到了自己录,他的职业和水电有关系,他也喜欢画水,他也很爱鲁迅,鲁迅对他有很多启示,莫测的版画也继承了鲁迅的传统。他的作品流淌着画家对自然、对生活和对美的情感与追求。我希望莫测能多写些回忆,把如何受鲁迅影响写出来,给后辈以启示。美术界受鲁迅先生影响的人有很多,每个人都不一样。现在越来越感觉到鲁迅太重要了,但是当今,鲁迅却被世人淡忘了,因此希望莫测能多写回忆,让鲁迅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脑海里,心坎上。
美术评论家李松:
  莫测先生1948年开始创作,60多年来一直坚持,他的作品《拿鱼》很经典,各方面都很完美,在当代中国版画史上将会流传下去。50年代能出现这样的作品,真的很不容易。
  鲁迅是中国新兴版画的缔造者,他认为:“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莫测很擅长黑白版画,并且在技法上很多新创作和发展。展览的前言中说:“莫测有三爱:鲁迅、版画、水。”我认为“水”应该还可以扩展到:水利、水电。莫测的创作和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他的作品,有些已经成为了水利事业发展历程的历史记录。当年他创作的作品中所歌颂的山川、河流、江畔……有些现在都变了。他把他生活的真实感受,融入他的作品中,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因此他的作品是充满了感情和时代感的历史记录,有他的特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莫测有条件进行艺术创作,也要感谢水电部的领导。一个单位能够给他创造这样的条件发展艺术,让他成为这方面的领军人物,并带出一个队伍来,是非常很可贵的,如果很多方面都有这样的领导,我们的美术事业还会有更大发展。
  在几个画种之中,版画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快,成就高,技法方面有很多新技法的出现。但是版画的处境比起中国画和油画都艰难。中国画画家通过炒作能成名,可是版画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重视,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定。但是版画的国际性不差,以后一定会发展更好的。

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
  鲁迅生前收藏中外版画数千幅,多藏于鲁迅博物馆。近年来,鲁迅博物馆更致力于扩大馆藏版画,收藏了大量名家名作,力求完善中国新兴版画史的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并举办了多次版画名家作品展。本次展出的莫测先生捐赠给鲁迅博物馆的一百多幅版画,涵盖了莫测艺术生涯中大部分代表作。莫测先生说:“我的版画捐赠给鲁迅博物馆是我的荣耀。”李允经老师有个《中国现代版画史》,我们想照着这个思路,有一个史的概念。原来希望成立一个鲁迅版画中心,一直在做收集工作,想收集全国各地的版画家的代表作。鲁迅保存了很多木刻发展最初的文献资料和版画,最初他办的木刻讲习班在当时中国实属首创。鲁迅全力倡导,竭力推动,为我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勃兴做了大量的奠基的工作。到现在,鲁迅博物馆一直继承着鲁迅的传统,努力将回忆录、文献、图像资料等都保存下来作为今后研究的依据。对老艺术家进行录像采访,保留真贵的资料视频、音频、文献以及各种资料。版画中心的格局是今后的为目标。以前我们办过几个版画家展,以后我们还要办下去。
美术评论家杨悦浦:
  上初中的时候看到莫测老师的作品似懂非懂,但就是喜欢。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他的办公室,当时对他还不是特别了解,只是看过作品,特别崇敬他。真正接触莫测是在中国美协工作后,他经常到美协去,因此对他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莫测对于一个表现题材的坚持和努力,人们发现美的能力并不缺乏,谁都能发现美,但是能不能表现美这就是人的不同了,有些人想表现美,但是你都要找到适宜的方式或语言和形式,而只有找到这个合适的方式才能去很好地表现美。莫测先生一出手,感觉就与他人不同。因为他的工作本身和水有关,所以作品题材以水为主,但是和水有关系的人有很多,能不能出现第二个莫测,就要看环境的造就,当然除了环境之外,还要看是否有艺术的敏感性。莫测那种敏感很让人敬重,他能抓到那些我们都能看到,但是我们没有表现的东西,这样就是形成了莫测的个性和语言,而且他一生中始终坚持这样的题材,他没有游离,这样的题材对于他来讲是生命,他的所爱,所以他的成果让我们非常感动。
美术家王炜:
  代表父亲王琦表示对莫测版画的祝贺。父亲年纪大不便于行动,但是他的心与莫测是相通的,因为父子也都是搞版画艺术的。80年代时,在杂志社做美术编辑,经常和莫测约稿,那时候莫测的黑白木刻产量很高。那个年代,黑白版画在出版上占绝对优势,因为那时制版条件不好,都是铅印,所有的报刊、杂志都要登版画,而且是黑白版画。那时组稿,插图基本全部都印刷版画,因此版画和报刊杂志密切相关。现在的版画有些失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制版技术提高,媒体再不登版画作品了。莫测捐赠作品给鲁迅博物馆非常有意义,社会需要宣传,版画需要宣传。
  版画在海外甚至比在国内还要得到认可。我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工作过,80年代,到瑞士做版画展览,当时只是10个版画家的30多个作品的展览,但依然在联合国万国宫反响强烈,大家都认为中国版画非常美,参展的有套色木刻、铜板、石板……除了瑞士,也到日本办过版画展览,同样受到欢迎。版画生于中国,被鲁迅倡导,反而现在受到失落,这值得我们深思。除了市场因素之外,还在于我们重视不够,宣传不够。莫测版画展览,到鲁迅博物馆捐赠,意义非常大,所以从门头沟赶来参加,表达我的心愿。
人民日报美术编辑邵建武:
  受文艺部领导委托对莫测版画展表示祝贺。我1997年到人民日报工作,第二年年初,莫测老师打电话到报社,他说:“我是莫测,你知不知道我。” 我说:“太知道了!”不是说前任交代过,而是进报社后在图书馆翻看过历年出版的人民日报,莫测是老作者。这些年来思想解放运动,对民生疾苦,对历史的反思,在美术创作方面,版画的体现是不够的。关于媒体对版画的惯性,是因为版画的创作本身后劲乏力,远不于油画冲击力强,不如国画市场那么好。当市场和思想解放运动双膝并进的时候,市场好坏、思想深刻与否都会影响到版画。版画本身传统的问题,抗争题材版画,到新中国以后,被家到中落的感觉。
  早年研究鲁迅的人很多,而现在有所减少,鲁迅研究都在减少,鲁迅提倡的版画,确实有失落感,这比较堪忧。怎样在现行体制的运行下,进一步发扬鲁迅提倡的民生疾苦,民族性研究,包括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如何在版画里体现,是版画要考虑的东西。不光是版画,其他艺术形式,比如文学,对于鲁迅倡导的疾苦的呼唤,民族性的研究,现在的文学提倡的也不多了。
  莫测的版画,发现美的并将美很好地表现出来,他的作品把美凝固了。我认为传统是要凝固的,不然就不叫传统。但这种凝固要定格在人类认为有价值的方面上,莫测在表现他所认识和发现的美的时候,以他的方式凝固在了某一个点上,这个坐标是他在中国版画史上的定位。
  我作为美术记者,和美术界打交道20多年,莫测先生是我很佩服的艺术家,他始终如一地对别人对他工作的支持表示谢意和敬重,这种人格的魅力在美术界存在的不多。他的作品让大家看到了他的人、思想、品格和魅力,我们美术界要扬长这些。
关于鲁迅博物馆在老一辈版画艺术家收藏方面,你收藏谁,我们就宣传谁,人民日报会全力配合。因为你们是国家的,我们是党的。
鲁迅研究专家王世家: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表述:“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为人生,和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鲁迅对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非常的欣赏,从她的版画中他看出了力量、绝望、对绝望的反抗,和死亡。鲁迅说:“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处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版画在世界大家手中题材很广泛。从鲁迅从“为人生”这一点出发,将绝望、反抗,和劳苦人民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在版画中有所反映。如珂勒惠支,她的版画很令人振奋,给人以力量。
我总感到,解放以后,当代版画题材越来越狭窄了。生活中不仅仅有美,还有苦难、挣扎和死亡。当今的和谐社会,还没有完全达到,那些困苦的东西依然存在,生活的实际情况值得深思。而这些深层的矛盾,劳苦大众实际生活情况,在当今版画反映的少之又少,版画中能不能多加反映?这是否也很难反映?我们的版画创作和现实生活是否多少有些脱节?
李树声:
  鲁迅提倡的新兴版画的光荣传统,到现在,美术界传承的越来越少,可以说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鲁迅提倡什么,主张什么。这一点和这些年我们根本不介绍鲁迅,不宣传鲁迅传有关。李树声这代人从学习鲁迅起家,学习鲁迅精神,使他觉得中国艺术发展的道路一定要按照鲁迅先生提倡的道路,然而现实并不理想。建国以后,如果总揭露黑暗、反抗、斗争,和当时的领导者背道而驰,版画家必然不能生存下去。因此建国以后老版画家也有转型的问题,和平建设时期版画如何走,如何反应新时代光明的一面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莫测正是建国以后,顺应了版画转型时的要求,具有了自己的风格。之前,沿着鲁迅指引的方向去努力,揭露黑暗旧社会,去反抗,斗争,现在已经不是珂勒惠支那个年代了,解放后,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以版画界不得不思考,新形势之下版画的道路应该怎么走。现在的版画似乎离生活越来越远,大多只是在版画技巧上下功夫,那些基本的,反应社会主义建设等大题材的作品不是很多了,然而莫测先生却做到了,他的作品继承新兴版画运动的传统,重视生活,以真实感受讴歌水利建设中人的智慧、创造力和业绩,同时也歌颂大自然的美丽,他的作品充满人文情怀。
  目前中国版画要与国外接轨,但是现在大多搞纯技术的东西,远离了生活与现实。鲁迅博物馆如果按照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道路继续抓中国版画,能够把中国版画继续提倡到很高的高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厚望。现在版画在社会上不是太受重视,甚至国家拿出很多资金,只支持国画和油画。鲁迅提倡的艺术道路在今天怎么走?所以鲁迅博物馆依然要按照鲁迅先生当年收藏的精神,把中国版画继续发展下去。版画家都愿意寻找他们作品的归宿,年纪越大越会想,将来把作品放到哪里,能够有合适的地方收藏和展览,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王得后:
  我一直对莫先生很尊重,建国61年分为前30后31年,特别是1979年思想解放。50年代莫先生很多作品表现非常清新,不像那个时候是斗争的环境和背景,他作品的这种清新很可贵。鲁迅先生提倡的百花齐放现在都是很肯定,他留下了对木刻的美,很有价值。鲁迅在当年劝青年木刻家,不要锋芒毕露,技术要上档,刻风景都是好的,表现社会形态,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王得后不是美术界的人,但是我曾经看过很多画展,新兴画展、油画展的很多作品看过。其中,20世纪80年代画家罗中立创作了著名油画作品《父亲》,这张沧桑的农民面庞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给我印象很深,终身难忘。莫测是水的歌手,作品中呈现了后三十年的水电建设,我们的大河大江,很多著名的湖泊,鄱阳湖,洞庭湖,枯水、污染严重。作为水的歌手,在这方面应有所思考。我们也要有所反思,水利建设造成的地质灾难,无穷无数,移民问题现在都没有解决。作为一个画家,特别是以鲁迅为追随的对象,在这方面应该有所反映。应该考虑到,歌颂和粉饰只差一张纸,需要歌颂的时候我们歌颂,如果任何时候都没有一点的反省,不拿艺术更深入到底层去看一看,可以表现而不表现,就是我们的失职。
  我对鲁迅充满着信心,现在鲁迅被边缘化了,或者说不像当年处在中心位置,不是当年显学的样子,我并不感到失落。1979年之后这三十年,用16个字表现鲁迅的情况:“精彩纷呈”,研究精彩纷呈。 “争论不断”,两三年一次大争论,争论课程是否取消,人教版教科书鲁迅作品只剩了两篇。“希望抹杀”,但“著作长销”。没有一个作家,像鲁迅的作品那样出版的丰富多样,鲁迅全集、鲁迅译文全集、鲁迅选集。。。每年都出版那么多,这是市场对鲁迅著作的需要,因此我们对鲁迅充满信心。我对木刻家追随鲁迅,表示极大敬意。最后提出一点希望,更关注改良这人生。
版画家廖开明:
  吴冠中先生在晚年的时候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100个齐白石顶不了一个鲁迅。说明在他的思想里,令很多人很有触动。
鲁迅研究专家张杰:
  从版画展的话题扩展到,历史条件所能给创作者留下的创作空间问题,进一步引申到,思想和艺术追求如何突破这一空间的大问题,我很受启发。
  我在不久前看到了一个画展,也是木刻展。那个展览的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党的中心工作都有所反映,感觉不是一个单纯艺术作品的展览,而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作品展。这里实际是我们谈到的一个问题,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问题。要搞创作,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政治条件下,都会遇到的问题。话题返回到莫测先生的版画,从莫测版画,看不到前一个画展的感觉,同样莫测也有工作要求,和职务创作的要求,但是他所表现的作品中充满了艺术性。我对一张画印象很深,反映小浪底地质调查的那幅作品,一方面反应了莫测艺术追求和职务创作这两者悖论的无奈,另一方面也一定意义反应了他的追求,一个水利工作者,从水利工作的宣传上讲,他不仅配合了职务创作要求,他的艺术追求在这张画也有充分的体现,因此,莫测在悖论中坚持了重要的艺术家艺术追求的理念。
  同样表现水,现在的作品对静态表现很多的,动态表现少,动态的水有大浪淘沙,有汹涌澎湃,之前看到的反应水利建设的作品气势很大,但是莫测作品没有强调那些大气势,更多的是把水利建设当做背景反映,更多的是他心目中的艺术追求,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难得,也就是说在职务创作或政治要求的情况下,他自有他艺术家坚持的一面,而这一面不仅仅表现在某种超然、某种回避,而是他有明显的主观追求在里面,这一点非常可贵,也给我们影响很深。在水利建设成果方面,还有一个特点,他更多追求的不是工业化成果的美,而恰恰是在工业化之前的美,没有经过人工改造的原始的山水美,也是反应了他思考的重点,和艺术表现的重点,如果考虑作者在几十年以来的思想文化背景,特别是给艺术家允许的创作空间,莫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难得,也令人非常感动。两位王先生的意见我也是很肯定,他们的意见是对莫测艺术更高的追求,不是说对莫测当前艺术成就的否定。恰恰是在评价很高的情况下提出的更进一步的要求。
主持人李允经:
  总的来说,莫测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鲁迅、热爱黑白艺术、热爱版画,他的艺术成就得了到大家充分的肯定,也有同志提出了新的希望,希望他更深入一步,更上一层楼,研讨会召开的很成功。和美术现状联络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现在50岁以上的人,和年轻人都存在着隔膜。如果说解放前版画艺术是侧重反抗黑暗,那么解放以后版画艺术是侧重或者说几乎全部是歌颂光明,解放前唯一有过歌颂的是延安时期。
  现在的版画艺术特点是转向接轨,和纽约接轨,转来转去的结果是,我们看不懂了,到底应该怎么转?鲁迅指出:艺术应着眼于一般的大众,“‘懂’是最要紧的,而且能懂的图画,也可以仍然是艺术。”现在,要把鲁迅提倡的具象性艺术转为抽象性,把战斗性转为抒情性,把民族本土性转为国际性、异域性。但是这样的转变并不是很明显么?往哪转呢?。鲁迅先生说版画是从欧洲回娘家,经过老一代版画家辛勤耕耘,好不容易在中国生根开花,然而现在要把民族性的版画转到异域型、国际型,和哪接轨?莫名其妙。
我们相信鲁迅是正确的,鲁迅是人民大众的圣人,毛主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主席都这样肯定鲁迅,因此我愿意跟着人民大众的圣人走。感谢大家对莫测版画展发表的热烈的评论。
版画家莫测:
  感谢各位先生,各位专家对我的木刻版画创作提的意见和看法,鼓励的地方让我更加信心,有些催促的地方我尽量思考改进,但是我的步子不能停,我还得继续做下去。谢谢大家。”
                                                                       (刘欣整理)

0 +1
0